自2019年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以来,社会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五年过去,香港仍有大量未决案件待处理。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超过1万人因参与这场运动被捕,其中约7,000人尚未被正式起诉。这些未决案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是否对部分案件“划线”处理、免予追究的问题上,香港政府近日表态明确,拒绝了这种做法,认为提前终止案件与法治精神相违背。
针对是否应对未起诉案件进行“划线”处理,一些声音主张尽快结束那些证据不足的案件,避免长期拖延。然而,香港政府高层对此提议态度坚决。特首李家超早前明确表示,设定时间界限并不现实,也不符合法治精神。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了这一立场,强调任何决定必须基于法律和证据,设定所谓“划线”将违背法治原则。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进一步补充说,任何不依照法律规定的时间界限都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做法不仅有违法治精神,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法律问题。政府高层一致认为,在处理这些未决案件时,必须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过合法审查,不能为了所谓的社会和解而草率了结。
许多在反修例运动中被捕但未被起诉的社运人士对于未来的出入境和职业前景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被重新拘捕,尤其是在不清楚具体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这种不确定性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社民连外务副主席周嘉发表示,自己和许多同样被捕的人都对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感到困扰,长期背负“被追究的尾巴”,让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生活都受到干扰。
周嘉发说道:“我们好像永远都不知道,律政司会基于什么来决定是否起诉,这种长期的不确定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呼吁港府尽快对这些案件作出明确决断,传递出“向前看”的信号,而不是继续追究这些“陈年往事”。
随着反修例运动过去五年,许多人开始反思香港社会的未来走向。学者龚伟森认为,政府迟迟未对未决案件采取行动,反映了社会和解的困难。他指出,港府的高压手段可能会对年轻一代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那些曾参与运动的年轻人,可能因此对未来失去信心。
龚伟森表示,虽然香港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这种压制异见的氛围仍然存在。很多市民对表达反对意见感到担忧,甚至避免公开提出不同看法。这种“白色恐怖”的环境或将逐步侵蚀社会的言论自由,削弱市民对社会正义的关注。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长期压制可能会对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有冤无路诉”的情况,还是社会封闭带来的情绪积压,长期来看都可能导致更多社会问题,例如犯罪率上升或暴力事件的增加。他强调,尽管目前香港的社会治安尚未出现显著恶化迹象,但未来的风险不可忽视。
在香港社会中,围绕反修例运动的未决案件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期待。一方面,港府坚持法治原则,强调每个案件都必须依法处理,不应随意终止追究。另一方面,部分社会人士则认为,应该尽快解决这些未决案件,以促进社会和解,让过去的运动不再成为未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种分歧反映了香港社会在面对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时的挑战。如何平衡法治与和解,既保障司法程序的公正,又让社会向前发展,成为当前政府与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决案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参与者的个人命运,也将深刻影响香港社会的整体走向。
香港反修例运动已经过去五年,然而,这场运动的余波依然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未决案件的悬而未决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和解与信任重建的难题。政府的拒绝“划线”处理意味着案件的审理还将继续,相关人士仍将面临不确定的未来。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和解的呼声也在逐渐增强,如何在法治与社会和解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香港未来必须面对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