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新闻头条

杜琪峰:香港电影的灵魂危机——在自由与创作之间

发布时间:2024-11-06

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峰在接受BBC中文专访时直言,当前的香港正面临创作自由的严峻考验,他将自己和香港比作失去灵魂的存在,而这种灵魂指的是人权和自由。杜琪峰认为,香港电影人在面对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冲突时,正遭遇创作上的巨大挑战。

电影与香港的共同困境:灵魂的缺失

69岁的杜琪峰在香港和华语影坛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凭借《黑社会》《PTU》《夺命金》等作品,多次斩获金像奖、金马奖,并多次在国际影展上任评审。然而,这位成就卓越的导演坦言,近年来他感到自己和香港都“失去了灵魂”。在他看来,香港的灵魂——即自由与人权,正逐渐被消磨。

杜琪峰提到,《黑社会》第三集一直是他想拍的电影,但因当前的环境,他迟迟未能开拍。他表示,自己面对的是创作自由的束缚和电检的红线,香港电影的自由度早已不比从前。在这个氛围下,香港电影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作难度。

“鲜浪潮”的终结:新导演的成长平台失落

杜琪峰多年来致力于扶持香港新晋导演,尤其是在2005年创立的“鲜浪潮”国际短片节上,许多新一代香港导演找到了发展的机会。然而,2024年,这一历史悠久的项目未能再获得香港艺发局的资助。这对杜琪峰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他表示这反映了政府对电影创作信心的缺失。“鲜浪潮”不仅是电影人的摇篮,更是香港电影灵魂的一部分,如今政府中断资助意味着香港电影未来的出路愈加不明朗。

港府对此的回应是,修订后的《电影检查条例》并未限制表达自由,但杜琪峰对此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很多电影人开始将创作重心转向海外,以规避严格的审查,然而这无疑是一种对香港电影未来发展的巨大损失。

自由与票房的碰撞:电影创作的红线

在采访中,杜琪峰谈到香港电影在新时代下的命运。他指出,近年来票房表现好的电影仍不乏其数,但这并不代表创作自由未受到影响。杜琪峰认为,电影的票房不应成为评价创作自由的标准,而是要看是否能在多元表达下保留艺术的独立性。香港电影在他眼中应是探索社会议题、触碰人性深处的作品,而不是仅仅为了票房的妥协品。

杜琪峰提到,香港电影人以往可以在作品中表达复杂的政治或社会话题,而如今,随着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政策靠拢,电影题材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杜琪峰认为,创作者正在面临审查制度和艺术表达之间的矛盾,这让人们对香港电影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海外发展:新港产片的出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新一代导演将视线转向海外,“新港产片”的出路逐渐浮现。在杜琪峰看来,这些导演在海外的尝试有助于拓宽香港电影的创作空间,但也可能导致电影逐渐脱离香港的本土特色,变成全球化的符号。他对年轻导演在海外的发展表示理解,但也提醒他们不要失去香港电影的核心精神。他表示,香港电影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兼具东方式的细腻与全球化的视野,能够深刻反映本地文化的现实,而非只为迎合市场需求。

香港电影的未来:在挤压中寻找空间

杜琪峰的忧虑不仅仅是对自己作品的未来,也是对整个香港电影行业的未来。当前的政治环境令创作受到制约,但杜琪峰希望在这种困境中,香港电影人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表达方式。他坦言,电影人需要在创作空间逐渐被挤压的情况下,找到突破口,这不仅是香港电影的课题,更是所有在束缚中求发展的电影人的共同问题。

杜琪峰总结道:“电影不仅是娱乐,它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媒介。”他希望香港的创作力量能够找到一条出路,在不失去文化灵魂的同时继续前行。

在这场艰难的博弈中,杜琪峰和香港电影人共同承受着挑战。他们的坚守不仅是对艺术的坚持,更是对人权与自由的渴望。香港电影是否能走出当前的困境,找到新的生机,或许需要更多电影人如杜琪峰一般的坚持与不妥协。



English

español

Copyright © 2023 永久和平国 yjhpg.com XML地图